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建設,可以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進行遠程控制監視與調度,保證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能夠接收并自動執行調度部門發送的有功功率及有功功率變化控制指令,滿足電力調度部門的運行要求。
在電力系統事故或緊急情況下,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應根據電力調度部門的指令快速控制其輸出的有功功率,必要時可通過安全自動裝置快速自動降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有功功率或切除分布式光伏系統;此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有功功率變化可超出規定的有功功率變化限值。事故處理完畢,電力系統恢復正常運行狀態后,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應按照電力調度部門指令依次并網運行。
潮流計算。對配電網進行潮流計算,分析配電網節點電壓及功率分布情況,根據配電網絡運行狀態下的拓撲結構、變電站母線電壓(即饋線出電壓)、負荷類設備的運行功率等數據,計算整個配電網絡的節點電壓,以及支路電流、功率分布。
當實時數據采集較全時,配電自動化覆蓋區域可進行潮流計算;對于自動化尚未覆蓋或未完全覆蓋區域,可利用用電信息采集、負荷管理系統的準實時數據,結合狀態估計等方法,進行潮流估算。
從電量計量與新能源發電補償兩方面考慮,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接入380V配電網時的計量方式可以采用兩種方式,一種是雙向計量電量方式,另一種是采用兩塊電表的計量方式。原則上在產權分界點設置關口計量電能表,用于用戶與電網間的上、下網電量計量,并能夠將計費信息上傳至配電網調控中心。當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接入企業(用戶)內部電網,然后T接至配電網380V線路時,計量點需設置在并網點處;當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專線接入380V配電箱或線路時,需在并網點設置并網電能表,用于發電量統計和電價補償。